有些人说包产到户后,农民一盘散沙,不知道指的什么?
这话不靠谱,包产到户以后,直到九十年代初,每年的冬季农民仍然出义务工挖河清淤,我的一位同学1987年分配到乡镇上班,每年冬季都要带“河工”,后来采取出钱雇机械的方式挖河清淤,直到二十一世起取消农业税。
这话不靠谱,包产到户以后,直到九十年代初,每年的冬季农民仍然出义务工挖河清淤,我的一位同学1987年分配到乡镇上班,每年冬季都要带“河工”,后来采取出钱雇机械的方式挖河清淤,直到二十一世起取消农业税。
2013年11月12日,德国汉诺威国际农机展热闹开场。各种先进机械摆满展馆,闪烁着金属冷光,科技感十足。可有一台红漆土豆收货机,挤在中间怎么看都透着点尴尬。不像别人的“洋气”,红配黄,看着有点像是上世纪的样子,没人愿意靠近。没人围观,连照相的热情都见不到,气氛
新修订的科普法于2024年12月25日施行,本次修法由原来的6章34条增加到8章60条,近50条内容被扩充和修订。(相关链接:全文来了!新修订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》)
2025年,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、政府作出了开展“广西旅游年”活动的决策部署,并将其写进了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。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沿边沿海的地缘特色,广西多地擦亮“壮美边关”品牌,旅游这篇大文章讲述着乡村全面振兴的精彩故事。
最近村里王叔家番茄地又黄了一片,听说是打农药选错了时间。其实这事不少人都搞混过,以为中午太阳毒杀虫快,结果药没见效不说,连叶子都烧黄了。我问过农技站的小李,才知道夏天打药还真有讲究。
2012年她在山东台比赛,穿着干活的衣服唱歌,说了想给村里修学校。那首《沂蒙山小调》让她火了,在央视拿过奖,赵本山还夸过她嗓子好。后来有人怀疑她是假农民,节目组去她家拍过视频,证明她平时真在地里干活。
元帝国的糟糕统治使贫农朱五四对生育已经不感兴趣。四十七岁的他已经被生活折磨得完全像个老头了。他和四十二岁的陈二娘此时已经有了三男二女,在这个年岁,再怀孩子,会被人笑话,然而一不小心,还是怀上了。
每当回忆起父辈们深夜上路去交公粮的场景,仿佛就能听见汗珠滴落在泥土里的声音。天未亮,父亲与爷爷已将晒干的麦子装进麻袋,在蜿蜒泥泞的狭窄小路上颠簸半日,只为赶在夕阳余晖之前,将自己的辛劳化作国家仓库里的一粒粮票。那一卷卷湿透的票据、那一摞带着泥浆的钞票,每一份都
前几天去镇上加油,老张头跟我说:“今儿加的柴油咋比上个月便宜了两毛?”我一查才知道,2025年这油价啊,真是坐了“滑梯”——从年初到现在,汽油每吨跌了655块,柴油跌了630块,92号汽油每升直接降了5毛多!咱们农民开拖拉机、拉货的油钱,终于能松松肩了。
农业农村部重磅发布!2025年强农惠农富农补贴政策全面落地,9项补贴直补到户,助力乡村振兴!
本次培训班为期10天,迎来了30名来自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学员。培训课程不仅涵盖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概况、前沿的现代农业专业技术、农产品加工技术等知识,还融入中国特色文化内容。除课堂理论教学外,学员还将深入临渭区、白水县、大荔县、渭南高新区和杨凌示范区等地,
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,但并非每位农民都握有这片命根。当全国推开土地承包再延三十年的试点,安徽、湖南、广西整省试点稳步推进,四川、江苏等省也蓄势待发之际,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仍在焦虑张望——他们户籍在农村,却无地可种。
本次培训班为期10天,迎来了30名来自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学员。培训课程不仅涵盖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概况、前沿的现代农业专业技术、农产品加工技术等知识,还融入中国特色文化内容。除课堂理论教学外,学员还将深入临渭区、白水县、大荔县、渭南高新区和杨凌示范区等地,
要说现在农村发展,啥事儿最揪心?十有八九的农民都会说:“村干部要是不给力,咱累死累活都白搭!”这话糙理不糙。国家给农村的补贴、扶持政策一波接一波,可为啥有些村子还是穷得叮当响?农民的利益总被“打折扣”?说到底,保护农民利益,还真得从村干部这个“关键角色”身上下
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新时代做好“三农”工作的重要任务,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、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。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“拓宽农民增收渠道”作出重要部署,旨在进一步激发“三农”发展的内生动力,推动农业增效益、农村增活力、农民增收入,夯实“三农”工作基础。
六月十号国家新闻发布会,财政部就是掌管钱财的负责人介绍,国家财政承担的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提高二十元。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适当提高,这次养老金不仅有退休人员提高,更有农民朋友。
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新时代做好“三农”工作的重要任务,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、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。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“拓宽农民增收渠道”作出重要部署,旨在进一步激发“三农”发展的内生动力,推动农业增效益、农村增活力、农民增收入,夯实“三农”工作基础。
最近网上有个话题很火:一斤稻米的收购价才一块多,连一瓶矿泉水都买不起!农民辛苦种地一年,收入却少得可怜,如果算人工成本,其实是亏的。既然种地不赚钱了,那在农村搞农业还有盼头吗?
为深入实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,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,推动农业农村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,国家已公布2025年到人到户的系列扶持措施。这些政策可概括为 “四贴四助一奖励”,涵盖了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。具体内容如下:
贵州立足实际,发挥优势,把就业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,不断拓宽就业渠道,让村民在“家门口”实现就地就近就业。